Show newer

有时候觉得对煮不够尊敬(虽然煮并不需要),特别“安全”和正能量的内容都会发在微博,而感觉有被和谐可能性的东西都会发象。阿焖!

周五+周一
时差#13 听完才发现是去年的…人文地理学+人类学+两位主持人,聊城市化、城市空间和人与城市的关系。关于城市化的论述没有给我太惊喜的洞见,对于城市化理论本身知识生产的抽象化vs具体理论中第三世界学者的边缘化还是挺有普遍性的。赵益民谈到的城市的理想状态是“人与人相遇的空间”而非发展主义的逻辑也比较有趣。

东亚观察局 安倍晋三遇袭之后 听得没有太仔细…大概了解了日本政坛的情况,后续关于杀手的背景挖掘会成为各方的烫手山芋(宗教、左右翼博弈乃至外交关系)cue了一下日本愤怒的中年男群体会对政治造成的影响;政治极化的趋势。

由于手机电量告罄还翻了翻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对我而言判断一本书喜不喜欢/好不好的重要标准是看完了会不会很有模仿的冲动……这本书就是这样。城市凝聚着欲望、记忆、视觉、语言。看不见的城市与可见城市互为组成部分。

恨安倍晋三的人,因为他参拜过靖国神社和祖辈参与侵华战争就咬牙切齿。按这些人的逻辑,安倍需要尊重战争受害者们,否则就是该死。——那么他们会平等地恨毛泽东与邓小平么?长春围城生生饿死的几十万人,反右运动、文化大革命中死掉的几十万人,天安门广场的冤魂,他们亲手造成的这些血债,不比战犯的后代更值得咬牙切齿地恨?更别说那些为虎作伥者,那些搜刮民脂民膏的红色贵族。仇恨的逻辑多么荒谬。

你有多恨当年的日本,就应该有多警惕现在的中国。否则,你就不是恨,而是羡慕。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控制妇女和婴儿,是地球上每一个专制政权的特征。”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1984》的结局其实是开放的。

完整地看完了《1984》的人,很少有不为书中描绘的那个暗无天日、没有希望的极权社会感到压抑、沮丧乃至抑郁的。让人沮丧的不仅仅是“大洋国”本身的黑暗,更是面对这样一种极权体制的无力感,仿佛以后的人类世世代代都要接受它的奴役一样。

如果单看正文,不看附录的话,那么读者会有这样的感受是很正常的。即便是看了中文版附录,读者也不会感觉有什么异常。可是当你查看英文原著的附录时,你就会发现这里实际上埋了一条暗线。

我们来将中英两板的附录做一下对比。

中文版附录:

新话的原则

「新话是大洋国的正式语言,其设计是为了满足英社——即英格兰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上的需要。到了一九八四年还没有一个人能用新话作为唯一交流手段,不论是口头上的,还是书面的。《泰晤士报》上的社论是用新话写的,但是这是一种特殊的技巧,只有专家才能做到。估计到了二〇五〇年新话终将取代老话(即我们所称的标准英语)。在此之前,它逐步地扩大地盘,所有党员在日常谈话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新话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一九八四年使用的那一种,见诸第九版和第十版的新话词典,是临时性的,其中有不少多余的词和过时的结构,以后就要废除的。这里所涉只是第十一版词典中应用的最后修订稿。

新话的目的不仅是为英社拥护者提供一种表达世界观和思想习惯的合适的手段,而且也是为了使得所有其他思想方式不可能再存在。这样在大家采用了新话,忘掉了老话以后,异端的思想,也就是违背英社原则的思想,就根本无法思想,只要思想是依靠字句来进行的。
……
……
的确,过去的许多文学都已用这个办法加以改写。出于名声的考虑,有必要保持对某些历史人物的记忆,同时使他们的成就与英社哲学一致。因此像莎士比亚、弥尔顿、斯威夫特、拜伦、狄更斯这样的作家的作品都在翻译中;这项工作完成后,他们的原作以及所有残存的过去的文学作品都将统统销毁。这项翻译工作既费时又费力,在二十一世纪的头一二十年恐怕不会完成。还有大量的实用文献——不可缺少的技术手册之类——也需这样处理。主要是为了有时间进行这项翻译工作,新话的最后采用日期才定在二〇五〇年这么迟的一个年份。亅

英文版附录:

The Principles of Newspeak

「Newspeak was the official language of Oceania and had been devised to meet the ideological needs of Ingsoc, or English Socialism. In the year 1984 there was not as yet anyone who used Newspeak as his sole means of communication, either in speech or writing. The leading articles in ‘The Times’ were written in it, but this was a TOUR DE FORCE which could only be carried out by a specialist. It was expected that Newspeak would have finally superseded Oldspeak (or Standard English, as we should call it) by about the year 2050. Meanwhile it gained ground steadily, all Party members tending to use Newspeak words and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s more and more in their everyday speech. The version in use in 1984, and embodied in the Ninth and Tenth Editions of the Newspeak Dictionary, was a provisional one, and contained many superfluous words and archaic formations which were due to be suppressed later. It is with the final, perfected version, as embodied in the Eleventh Edition of the Dictionary, that we are concerned here.

The purpose of Newspeak was not only to provide a medium of expression for the world-view and mental habits proper to the devotees of Ingsoc, but to make all other modes of thought impossible. It was intended that when Newspeak had been adopted once and for all and Oldspeak forgotten, a heretical thought—that is, a thought diverging from the principles of Ingsoc—should be literally unthinkable, at least so far as thought is dependent on words.
……
……
A good deal of the literature of the past was, indeed, already being transformed in this way. Considerations of prestige made it desirable to preserve the memory of certain historical figure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bringing their achievements into line with the philosophy of Ingsoc. Various writers, such as Shakespeare, Milton, Swift, Byron, Dickens, and some others were therefore in process of translation: when the task had been completed, their original writings, with all else that survived of the literature of the past, would be destroyed. These translations were a slow and difficult business, and it was not expected that they would be finished before the first or second decade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re were also large quantities of merely utilitarian literature—indispensable technical manuals, and the like—that had to be treated in the same way. It was chiefly in order to allow time for the preliminary work of translation that the final adoption of Newspeak had been fixed for so late a date as 2050.」

看出区别来了吗?

区别就是中文版附录是用现在时写成的,英文版的附录则是用过去时写成的。时态不一样,意思就天差地别。中文版的附录实在描述一个正在推行的制度,英文版的附录则是在描述一个曾被推行的制度。我查看了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三家的译文,发现它们都没有把译文中过去时时态表现出来,它们都遗漏了这处重要的信息。

知道了原著的附录采用的是用过去式的视角,我们就能够明白附录中的“新话”和“大洋国”其实是后人记录或研究的对象。这里暗示的是“大洋国”可能最后还是被推翻了,人们也许把曾经在大洋国发生的这些事情总结成了历史教训,用以警示后人。当然,这是一种猜测,因为奥威尔透露的信息实在太少,没有人知道附录的作者是谁,没有人知道两者之间隔了多少年,也没有人知道这么多年具体发生了什么。但是从《1984》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其实能够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细节。例如《1984》中反复地提到过一句话:“如果有希望的话,希望一定在无产者身上”。这是温斯顿在日记本里记录的内容,在文中出现过三次。具体的解释是这样的

“因为只有在那里,在这些不受重视的蜂拥成堆的群众中间,在大洋国这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口中间,摧毁党的力量才能发动起来。党是不可能从内部来推翻的。它的敌人,如果说有敌人的话,是没有办法纠集在一起,或者甚至互相认出来的。即使传说中的兄弟团是存在的——很可能是存在的——也无法想象,它的团员能够超过三三两两的人数聚在一起。造反不过是眼光中的一个神色,声音中的一个变化;最多,偶尔一声细语而已。但是无产者则不然,只要能够有办法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就不需要进行暗中活动了。他们只需要起来挣扎一下,就像一匹马颤动一下身子把苍蝇赶跑。他们只要愿意,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把党打得粉碎。可以肯定地说,他们迟早会想到要这么做的。”

此外,在奥威尔的其他文章中,也能看到类似的观点,例如在《动物农场》乌克兰文版序中,奥威尔就回忆到他曾经看到过一个小男孩,大概十岁,赶着一匹拉车的大马在一条狭窄的小道上走,那匹马一想转弯,那男孩就用鞭子抽它,见此场景,奥威尔就想到,如果这些牲口知道它们自己的力量,我们就无法控制它们,人类剥削牲口就像富人剥削无产阶级一样。

在评论伯恩汉姆的那篇“Second Thoughts On James Burnham“里,其实也有类似的表示。其实说到底,奥威尔一直是一名社会主义者,像他这样的社会主义者,特点就是不论现实让他多么灰心沮丧,都依然会保留对普罗大众的信心,也许极权统治能维持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但它总会有被推翻的一天,人类从来都没有建成社会主义,不代表以后就不会建成。这里的社会主义,是指奥威尔理解的民主社会主义,而不是共产主义。

总之,《1984》的结局是开放的,极权主义很可能最终还是被推翻了,如果你知道了结尾用的是过去时再去看这本小说,会有很不一样的感受。

是真的不理解狂欢的人是在高兴什么……又一次见证仇恨教育是多么卓有成效。

关于今日大新闻:
“这福气给你要不要啊?”
“我要!!!”


早上听了喜欢的po主推荐的中间地带最新一期播客,关于近现代中国与东南亚、中印交流以及西方角色的历史嬗变。由下至上的视角非常新颖有趣,也相当程度刷新了我之前对中印交流史的基本认知。印象比较深刻的点:郑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行为,在民间经济文化交流上的意义并不大;鸦片战争前,鸦片主要经由印度输入中国;二战时期在印度的中国人才爆发式增长,中国有十几万军队、飞行员都是在印度加尔各答等地训练的,印度是名副其实的抗日“大后方”;象征中美关系的“飞虎队”中的队员很多是走私犯,与中国商人合作走私手表、钢笔、电池,蒋介石因不满走私犯伤害国民政府国际形象处决了两名商人;广东人在印度做皮革生意卖皮鞋,湖北人做牙医,山东人卖丝绸。
晚上听了不合时宜最新期,詹青云与林垚就罗诉韦德案被推翻的对谈,两位法律人比较清晰地勾勒出了罗诉韦德案的历史逻辑与制度实践、保守派与自由派的争执、堕胎本身涉及的法理与道德观、对美国民主未来的悲观预期。对谈很丰富,可以延伸的东西太多,甚至提到最高法院终身制是对维护少数人权利不受多数人决定的民主预期。比较超出意料的是林垚提到保守派“反堕胎”的论题本身是被建构出来的。罗诉韦德案的判决是由共和党法官作出来的,当时共和党中多数是支持堕胎的。但共和党为争取宗教保守派选票,有意使用了“堕胎”议题并进行意识形态宣传,而这形成了对自由派强有力的反攻。之前以为的意识形态问题,其实是政治与历史问题。

不知道刘亦菲所谓双国籍真的假的,就算是真的也并不觉得算啥了不得的“黑料”……君不见前段时间举国上下捧谷爱凌呢 :aru_0240: 现在一堆出来阴阳怪气美国人的,有够双标 :aru_0240:

劳东燕老师敢说!

原文内容如下:

> 最近因为研究收买被拐卖妇女罪,我意识到这样一种现实:就中国社会而言,在社会结构层面,基本单位是家庭而非个人:在政治结构层面,基本单位则是个人而非家庭。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如此。

> 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刑法中但凡是涉及家庭秩序或家庭关系的,不论各方对错,采取的往往是和稀泥的做法。一般都会对施暴方轻缓对待,并相应降低对家庭中被害方合法权益的刑法保护程度。也因此,家庭暴力普遍被认为是私人事务,尽管它涉及到个人的合法权利被不当地予以侵害。

> 这样的倾向不只是体现在收买被拐卖妇女犯罪中,也体现在虐待罪、遗弃罪与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等犯罪中。人们可能很难想象,在我国,虐待罪最高法定刑是两年有期徒刑,而司法实务中还时常将导致严重后果的伤害行为,也包含在虐待行为之中,不以故意伤害罪与虐待罪进行数罪并罚。

> 与此同时,在政治结构层面,传统社会的家族势力受到严厉的打击,基本上被摧毁,导致任何个人都是直接面对国家权力。这使得所有个人都是原子式的,缺乏组织的,在直面国家权力时,特别软弱无力而不堪一击。

> 个人在国家面前的软弱无力,是现代公法体系(包括宪法、行政法与刑法)得以构建的现实基础:一方面需要给个人赋权,包括赋予个人集会与结社的权利,并鼓励各种社会性力量的发展,以制衡强大的国家权力。另一方面必须对国家权力的行使过程进行严格的约束,让国家权力的运行始终处于“戴着镣铐跳舞”的状态。

> 这意味着,任何个人所实施的暴行,再触目惊心,其实也没那么可怕。有强大的国家权力在那里,只要国家想要处理,就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像我由于有过实务办案的经历,曾经代表公权力对犯罪提起公诉,所以内心里从来不会畏惧犯罪分子。

> 但是,我对缺乏有效制约的国家权力是很担心的。当没有其他的力量可以施加限制的时候,国家权力的行使就像一列高速运行的列车,缺乏灵敏的刹车制动设置,可想而知最后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 这正是为什么我对河南红码事件的关注远超过唐山事件。从我专业的角度来说,类似唐山事件这样的恶性暴力其实并不少见,正常情况下,施暴者最终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 然而,像河南红码事件这样,公然滥用国家权力限制个人的行动自由,相关责任人员却未受到严肃追责而被轻轻放过,我是极为担忧的,因为它的潜在危害后果难以估量。

原文地址:weibo.com/7740539018/LB07Jnqa4

越发讨厌微博张口闭口驴的“女权”,也因为她们从来都只知道“定义”。仿佛“净化”掉所有“厌女”的亚文化和流行文化才能保持女权的纯洁性。而排除异己的手段就是下定义贴标签,进一步辱骂和污言秽语。对具体女性的主体性视而不见,认为她没有自由选择和自主判断的能力。——这和父权文化对女性的规训方式真的有区别吗?

会认为一概而论地judge女性性行为方式是另一种规训。微博部分“女权”人士非要说纳入式不爽,污名化纳入式,仿佛接受纳入式与在纳入式里获得快感罪大恶极。要我说这就是厌女啊。

很雷的ht手冲后感言 

不知道为什么,看文野太宰被这样那样很爽……好像做了一人限定受腐唯🥹看了各种奇怪xp还有的all太文学后的感想是太宰真的好适合被草啊!

『人们杀死了我的阿尔贝蒂娜』
作者:米兰.昆德拉
比我大十岁的伊万·布拉特尼(他已经去世好几年了)是我从十四岁开始就钦佩的诗人。在他的一部诗集中,有一句诗经常重复出现,带着一个女人的名字:“阿尔贝蒂娜,你”。这当然指的是普鲁斯特笔下的阿尔贝蒂娜。这个名字在我少年时代,成了所有女性名字中最萦绕我脑海的。

捷克的诗人喜爱普鲁斯特的作品,但不了解他的生平。伊万·布拉特尼也不了解。我本人也只是到很久之后,才失去了这一美好的无知的特权,因为有一天,我听说阿尔贝蒂娜这人物是从一个男人那里得到启发的,这男人是普鲁斯特的一个爱人。

没办法,我徒劳地将阿尔贝蒂娜视为最令人难忘的女性之一,自从人们告诉我她的原型是一个男人之后,这一无用的信息就安顿在了我的脑海中,仿佛发到电脑软件中的一个病毒。一个雄性钻到了我与阿尔贝蒂娜之间,模糊了她的形象,破坏了她的女性特征。一会儿我见到她有着美丽的乳房,一会儿又是平平的胸膛,而且有时候在她面孔柔滑的皮肤上还长出胡子来。

人们杀死了我的阿尔贝蒂娜。于是我想到福楼拜的话:“艺术家必须让后世相信他从未生活过。”必须很好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小说家最先要保护的,并非他本人,而是阿尔贝蒂娜和阿尔努夫人。

#观止 #每日一文

因为十亿中国人数据泄露,网友很快从样本数据查到了中国真实的出生率。

这份十亿数据在以后人类历史上都会当成重要样本,因为ccp,中国人活着就被当成历史研究了#ccp #中共

十亿数据要20万美元,对cia来说是小意思,网友现在都在研究免费的样本数据,如果样本是随机的,真实的性别比也能查到

言 论 自 由

这位住在Texas的女性,因为发了一条“言论过激”的反对最高法院决定的tweet,对没错就是一条推、两句话而已,昨天被四个警察敲门,收到Homeland Security的警告信。信上声称她这条推使得“联邦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们感到受到了切实威胁”,并命令她必须立刻停止“一切类似言论”cease and desist, 并今后永远不能发表任何“可能使得联邦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感到危险”的言论,否则将被视为犯罪。

twitter.com/budweiserbreath/st

……………

如果你不太用英文上网的的话,我只想告诉你每天、每个小时、每个主流与小众平台上,针对女性、针对LGBTQ+群体尤其是针对trans人们(多为针对trans女性)和trans青少年,针对非白人尤其是针对黑人、其中又尤其是针对黑人女性、黑人trans女性和其他性少数群体的人们,针对穆斯林人们、针对移民、针对所有不认同🍊和共和党的人们……针对认为美国需要枪支管理的人们…………针对所有不是白男人、不是顺直白男人的所有人们的比这实际和意图真实10086倍的威胁言论,真正的威胁言论:dox人肉出对方的住址姓名工作地址,指名道姓要去强奸、杀害对方,以及更露骨危险暴力一万倍的***切实***威胁,一直都在被发布、被平台允许存在,被美国政府和警方无视。

如同这条推下面很多人们分享的实际经历那样,在🇺🇸一个女人拿着前男友威胁要杀了她的信息报警,只会被警察嘲笑:well you really pissed him off, what did you do?!

今天刚有一位在纽约市上东区推着自己三个月大的宝宝行走的母亲,在街上被杀死。凶手开枪后直接逃窜,至今无消息。她曾经申请过restraining order限制令,因为被前男友暴力威胁,求助过警察为她提供人身保护,曾经在一个women’s shelter居住。她还是死了,而且我可以拿脑袋发誓NYPD并不在乎,因为死的到底不是一个白男人,因为数据显示在🇺🇸有40%的警察*承认*他们暴力虐待自己的配偶,那实际有多少美国警察就是abusers你自己猜吧。

我自己只在🇺🇸报警过一次,是在我二十岁出头,在纽约遭受家庭暴力的时候。纽约市,这个全美国最蓝最progressive的地方,自由女神🗽所在的地方,对人权、对女性和所有少数群体人身权利的重视和保护最起码在🇺🇸名列前茅的地方,对待这种女性受害于家庭暴力、肢体暴力寻求帮助的求助,NYPD的回应是:我们到达现场起码需要45分钟到一小时,也有可能到不了,你不要抱太大希望。对,当时我是生命安全都受到威胁的,已经慌张到明显能被听出来而且有反复强调“he is threatening to kill me, my life is under threat right now”,但接线员的语气一直懒洋洋,意思就是“那又咋了,我们不在乎啊,活该倒霉啊你自己看着办呗”。

Homeland Security在一个接一个白男进按摩院、超市、学校进行仇恨犯罪、明确发布真正的恐怖袭击威胁言论后,在他们中的八千个人真正带着AR-15荷枪实弹冲塌了国会山、差一条走廊杀死国会议员、活活将一位国会警察殴打致死之后,至今依然拒绝将这些切实威胁到了联邦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的白男人及其组织们定义为terrorists, 但是对于一个因为自己的基本人权被剥夺了的,愤怒的年轻女性平民,哈哈哈,立刻“勿谓言之不预也”,铁拳立刻到位。政府暴力部门直接因为一条微博找上家门,这句话发生在今天的美国,你知道这让我和像我一样来自🇨🇳的人们多想发笑吗?😂😂🤣🥹真好,真的太好了。

我真的希望每个至今依然在准备来🇺🇸生活的同胞们、同胞姐妹们、同胞trans姐妹们看到我每天发的这些信息,听见我一遍遍告诉你们:不值得,不安全,起码现在已经非常不安全。珍惜自己的跑路机会,去到最起码值得你们交的税钱的地方去、去到最起码愿意把我们当成人类来看的地方去。

发现了,工作累不累和工作内容是否饱和有关,但更重要的还在于通勤……日均二到三小时通勤真的会死!

Show older
飞面

“煮喝醉之后把触手伸向fedi宇宙,于是有了拉面站~ ”
Mastodon是一个新兴的社交网络,核心理念是“Giving social networking back to you”,使用分布式的架构,整个网络由若干自发节点构成的联邦宇宙fediverse,从而从根本上杜绝censorship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刻意避开了推荐算法,让sns回归原本原子化的“人和人的社交”。
拉面站是fedi中的节点之一,主题是飞天拉面神教FSM,是一个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反宗教宗教,具体可以参见飞天拉面神教介绍,本质是个欢乐沙雕生活分享兴趣交流为主题的站点。
这里欢迎飞天拉面神教FSM信徒,希望你们遵守站点规则里的阿西八戒。
这里也欢迎非信徒,毕竟 煮不在乎! RAmen!
更多详情请点击下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