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常识|亲俄国还是爱中国?现在可以看出胡锡进的真心了》

阅读全文:🔗 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

所以说许多中国人一出世,就拥有豪华绊脚石大礼包,甚至是豪华绊脚石全家桶:原生家庭的高压,卷不完的考试,城乡歧视,性别歧视,外貌歧视,搞pua的老师,加班到怀疑人生的工作,催婚催生的氛围,高房价低福利,终身一辈子的小学皇帝……还要处理外部绊脚石带来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内耗 :0200:

虽然知道学历贬值,但突然看见成百上千的大学生在小红书问怎么进厂,怎么防坑,抱怨被领班骂,被老员工欺负,还是很震撼的。打开其中某个人的主页,去年还在为期末考试烦恼,为中国的奥运金牌骄傲。今年就发帖说,“工厂做了三天,手好痛,真的会习惯吗”。有巨大的撕裂感。

其实我对工厂的印象,还停留在上一代。天还没亮,肩负家庭的中年人里,混着几个年轻的三和大神,灰扑扑地站在招工广场上,看见喊着价的中介,一窝蜂涌上去。那时候如果你有本科学历,工厂是不愿意招的,一是觉得你吃不了那个苦,二是怕读过书的闹事,带工人抗议。偶尔有大学生找工,假装成高中学历,混进去。

时代确实变了,进厂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他们不蹲招工广场了,改蹲社交媒体,于是你轻易就可以听见他们的声音。微弱的声音,混杂着流水线机器运作的低响,突兀地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世界第一”“韩国人吃不起肉”的欢呼声里。这实在是这个时代最吊诡的景象。

去指定书店花我爸公司的福利。我爸回来说:今天颠覆了我的三观,书店里啥都有就是没有书。
书店一层十平米是几十年不变的名著与花花绿绿的网络小说和漫画。二层三十平米是教辅和零食饮料杂物箱包和目前青少年间流行的ip制品。
最后我们买了一顶帽子两幅手套两瓶饮料三个口罩和一本词典。词典四十(达到总开销的二分之一)。我妈表示这钱还是不买书比较好。

SomethingI'vBeenMeaningToTellU  

《司马璐回忆录》摘抄:

我可以肯定地说,女人在周恩来的政治生活中起过很大的作用。

根据现有的资料,张若名是周恩来身边的第一个女人。”张若名(1902-1958)是中国第一位留学法国而取得博士学位的女学生”,是二十世纪”二〇年代改造中国的理想主义者”。

邓颖超比若名小二岁,恩来叫她”小超”。1920年1月,周恩来、张若名同时被捕,9月获释,11月他们就双双到法国勤工俭学去了。周恩来到法国以后,若名在身边,又与小超常通信,周旋于两女之间,初露了周恩来圆滑的政治才华。

周恩来、张若名、邓颖超三角恋爱的关系,张若名当初是胜利者,最后却以投河自尽而告终。邓颖超当初处于下风,因为她一直留在国内、创造了自己的政治地位。

当周恩来和张若名在巴黎热恋时,这时中国国内正酝酿国共合作,邓颖超是一个公开活跃的女共产党员。孙中山先生逝世后,苏联顾问鲍罗廷等于是国民党的”太上皇”,邓颖超与鲍罗廷夫妇非常亲近,也因此与国民党的上层人物普遍熟悉。

当周恩来回国后,1924年底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邓颖超是个幕后对鲍罗廷有影响力的女人,周恩来认识到”小超”的威力,1925年周恩来终于放弃独身主义,与邓颖超正式结婚。此后,周恩来在国民党内一路升官,甚至一度非常赢得蒋介石的信任,都与邓颖超的幕后铺路有关。在国民党第二届中央委员会中,邓颖超当选候补中委,排名在何应钦等国民党元老之前,当时的周恩来是榜上无名的。

1955年4月,万隆会议后,周恩来回国,经昆明时与张若名秘密会见,当时张若名是大学教授。1958年反右期间,张若名在昆明投河自杀。邓颖超为张若名料理后事,并且掩瞒真相。不久,张若名的儿子也自杀了。

周恩来在1920年去欧洲勤工俭学以前,是信仰道教的。周恩来当时写过一些宣传道家的文章。中国所谓道家,尊老子为始祖,留有”道德经”,后人有不同解释,其要点,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行为上主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在伦理上主张”去知弃己”、”情欲寡浅”、”绝仁弃义”。道家在情欲问题上是绝对自私,不受男女私情的束缚,换言之也就是无所谓情的。

1918年2月7日,周恩来在日记中写道,夫妻不一定有恋爱,恋爱也不一定要做夫妻。当时他20岁,他要做一个独身主义者。周恩来政治上是个弄潮儿,在男女关系上也是个弄潮儿。

@frisk
“李玲玲”是一个网络流行语, 因是留学生在外网查阅论文时,总能发现角落处有“李玲玲“名。“李玲玲”一词的起因是在微软词库内,将大写的“PDF”错误地记录成了“李玲玲”。这个错误的翻译结果,只在使用edge浏览器的网页翻译功能后出现。一时之间,也让李玲玲'直接成了PDF的代名词。←搜到的!!太好笑…

22年上海封城时,我正因为备考雅思而被封在上海。整个封城期间,我没有短过吃食,因为有宾馆的经理帮忙张罗。每日两餐,一餐25,带酸奶或水果。经理亲自开车去取餐,再定时送到楼下。同住的宾馆里有一双年老的母女。母亲80多岁,女儿60多岁,是来癌症医院看病的。病没看好,被封得没了钱。25元的餐也买不起,只能啃苏打饼干充饥。于是宾馆里的人连番救济,最后是经理包了她们的两餐。另有一对年轻夫妻,带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因为在医院出生,没法回家,只能住到宾馆里。婴儿每天在隔壁夜夜哭,吵得人睡不着。

5月初时,封城稍微放开了一点。我买到高铁票回家,和宾馆签了协议,自愿离店不再返回。从静安到虹桥,前13公里是自己走的。路面空荡,没有人,雨下得很大,只有偶尔的警车,鸣笛。车上下来一个警察,提着药袋,急匆匆上楼又急匆匆下来,没有停留。走到半程时,一个年轻的警察开车看到我,问我到哪去。得知我打算一个人走到高铁站,他说什么也不让自己走,打算联系车来送我,因为他不能离开自己的片区。他在车上打了很久电话,接通了,没有一辆车能来,连救护车都不够用,中途还有电话插进来,问他能不能送老人去医院。但他还没完成巡逻,不行,电话对面又继续找人。整整四十分钟,他的神情从焦虑到愧疚,最后叹了一口气,说了句“不好意思”,然后开走了。

又来一个骑摩托的警察,和桥洞下的外卖小哥争执。外卖小哥说,我昨天去过了方舱,他们不接收我,说我没阳。警察说,可是按我这里的数据,你阳了,你要去方舱。小哥重复,你们街道的方舱不让我进。对话重复了五六回,两个人脸上都是绝望,警察给方舱打了好几次电话,要么没人接,要么接了很快就挂。最后一通,接了,方舱的人说不清楚外卖小哥阳没阳,但让他自己过去。小哥无语,说再被赶出来怎么办。警察说你试试,脸色颇麻木。

另一名外卖小哥,答应骑摩托送我去车站,收500块钱。中途几次停下,因为前面路口有人查通行证,让我自己下来走一段。十五公里的路程,他骑了几乎一个小时。到车站时,他整个后襟都湿透了,连着我的前襟。得知与我同龄,他问我学雅思干什么?我说要出国。他说出国真好,又说这这几天自己挣了两万,但通行证花了五千。到车站时,我给了他六百,后来知道市价应该是一千。雨已经停了。

车站外很多人躺着,打地铺,在被子里吃快餐或者包子。好几个充电桩给人充电。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在那里。进站后,又见到一个老妇人躺在地上哀嚎、哭泣、尖叫。高铁警察或保安穿着防护服围成一圈,没有人说话,等她嚎够了自己停。我围上去,想用手机拍视频。一个警察或保安回过头,呵斥我,不准靠近。

我看着防护服内那双不知年岁的眼睛,想起和那位我同岁的外卖小哥,以及帮我打了四十多分钟电话的年轻警察的眼睛,莫名其妙地想:这就是人。

如今对知名老男人已经完全没有“德艺双馨”滤镜了。
对我而言他们只是有创作才能的人而已,这不意味着他们善良。甚至创作冲动本身就掺杂着残酷的执行力,一种虐待感。创作者残酷对待自己,也残酷对待文字,当然这背后可能意味着TA享受残酷。
创作对于某些虐待狂是可能尤其有吸引力的,甚至他们可能还比正常人更有“优势”,因为会走得更极端。
艺术是包含了癫狂的,所以艺术当然可能是残暴的。因此不能默认艺术必然与善相连,艺术完全可能只是善的表演,符合美,但伪善。
这是真实生活不同于艺术的关键之一。
mp.weixin.qq.com/s/amnzzkovhKr

另外墙内营销号们又又又一次断章取义,扭曲事实了,他们说美国人涌入小红书的原因是“美国政府要封禁tiktok,他们无奈逃难到小红书”,事实是涌入小红书是部分美国人、不满政府的家长作风的赛博游行抗议行为。

因为美国政府说tiktok收集美国公民信息,所以我们要禁止它,而美国人骨子里都是反叛,草,你说它们收集信息哦,我偏要把信息都给他们,而且要主动送过去,虽然这种脑回路在中国人看起来奇怪且作死,但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质疑和叛逆政府的精神啊!但是被墙内扭曲成美国的“言论自由是假的”又一明证,啧啧,赢两次。实际你稍有逻辑就明白这恰恰说明美国有言论自由、是法治国家!而且美国人那种被偏爱所以有恃无恐的心态,真让我十分嫉妒!

中国人其实被圈在一个向内透明的玻璃高墙里面,多数人意识不到自己是被全世界人民围观着当猪豢养,但只有自己不知道。

Show thread

“就一般常识而言,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中男性的地位会阻止人们认知相互关怀、互相分享、成长等这些人与人之间的需求。……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是把相互依存看作解放而不是看作耻辱的社会。”

“女权主义的成熟,就是从‘依存’(dependence)到‘自立’(independence)再到‘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e)的过程。我们并不赞同以往那种‘孤立’、‘拒绝帮助’等狭义的‘自立’概念。而这也是对‘近代个人主义’的质疑。”

---
这也是They Call It Love这本书中在反复强调的内容。Individualism的标杆是资本主义社会下白人男性的形象。

Show thread

你们知道,草莓的莓……有几种写法……
我要挨个品品。草莓节在哪办来着。

昨天晚上睡前听一本宇宙科普的书,里面讲海王星上落下的雨是碳雪花结晶的小钻石,金星上的雨是浓硫酸,有的行星上会落下融化的铁水,有的行星上的雨水是红宝石的主要成分……还有什么虽然现在你好像没有动,但其实地球儿带着你在以子弹速度的五十倍飞驰……真喜欢宇宙类的科普,会让人(我)觉得所有的一切都超脱现实,现在为止努力的一切都没有它本身那么有价值,毕竟远远看去,所有的事都不过是发生在这暗淡蓝点上的片刻须臾

bloomberg.com/graphics/2024-go
彭博社最新数据可视化力作,歪头平丰功伟绩一览:
以真实可支配收入增长而论,邓shopping大通胀大改革大破大立,长者实现数据意义上的收入倍增,胡撚涂稳中有进,歪头平则直接拉回shopping南巡之前的黑暗三年
尤其直观的是第三第四图的结合,真正的老钟历史周期率可视化。纵轴自由指数横轴年均GDP增长,可以看出从1978到2023年刚好形成近似闭环,🐱爷在第三(低增长少自由)第二(高增长少自由)之间反复横跳,shopping大破大立跨越第四象限(低增长多自由)的卢比孔河冲入第一象限(高增长多自由),江湖二人组历经两次金融风暴冲击还能努力维持在第一象限二十多年,歪头平十年内直接从第一象限穿越原点跳水回到第三象限的最劣状态,真正的倒车加速

读过 全息玫瑰碎片 🌕🌕🌕🌗🌑
被诸多名词和快速切换视角轰炸。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大多数时候云里雾里看不太懂,但科幻氛围感很强(确信)。

读过 糜骨之壤 🌕🌕🌕🌕🌑
很多人都早早看出了真凶,但是由于对托姨的错误印象(以为是偏魔幻现实的走向),我被耍得团团转,不过做一个没脑子的读者通常也可以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看到结尾就是哇竟然是这样的心情。实际上是一个很温暖的恶有恶报故事。应该没有人看完会不喜欢这个会占星术和热爱自然的老太太吧?

香油们我生日啦,想体验一把被转嘟的快乐(

Show older
飞面

“煮喝醉之后把触手伸向fedi宇宙,于是有了拉面站~ ”
Mastodon是一个新兴的社交网络,核心理念是“Giving social networking back to you”,使用分布式的架构,整个网络由若干自发节点构成的联邦宇宙fediverse,从而从根本上杜绝censorship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刻意避开了推荐算法,让sns回归原本原子化的“人和人的社交”。
拉面站是fedi中的节点之一,主题是飞天拉面神教FSM,是一个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反宗教宗教,具体可以参见飞天拉面神教介绍,本质是个欢乐沙雕生活分享兴趣交流为主题的站点。
这里欢迎飞天拉面神教FSM信徒,希望你们遵守站点规则里的阿西八戒。
这里也欢迎非信徒,毕竟 煮不在乎! RAmen!
更多详情请点击下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