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板反应(stock response)
「心理学术语。朱光潜《咬文嚼字》一文说: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套板反应”(stock response)。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度常非我们的意料所及。沿着习惯去做总比新创更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的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朱光潜全集》新编增订本卷六《我与文学及其他谈文学》,中华书局,2012,第218页)
路易斯对“套板反应”则持相反观点。他在《失乐园序》第8章中说,套板反应对人之为人,对人类社会之维系,必不可少:人类对事物不假思索的正直反应,并不是“与生俱来”,但我们总是动不动就用一些刻薄的形容词来抨击,诸如“陈腐”、“粗糙”、“恪守成规”、“传统”。其实,这些反应是经由不断地操练、小心翼翼养成的,得来辛苦,失去却易如反掌。这些正直的反应是否能延续下去,成了人类的美德、快乐,甚至种族存亡之所系。因为,人心虽非一成不变(其实一眨眼间就会出现难以察觉的变化),因果律却永不改变。毒药变成流行品后,并不因此就失去杀伤力。经由不断坚持一些陈旧的主题(诸如爱情是甜美的,死亡是苦涩的,美德是可爱的,小孩和庭园是有趣的),古老的诗歌所提供的服务,不仅具有道德、文明教化上的重要性,甚至对人的生物性存在也至关重要。(见《觉醒的灵魂2:鲁益师看世界》,寇尔毕编,曾珍珍译,台北:校园书房,2013,第291页)」
存疑
《内阁部长》这篇的写法有意思,写一个官员形象亲切斯文,住处布置讲究,跳写了一组隐含愤懑的政治对话,随后又跳写各式艺术品,详写其中花鸟画的表现力,紧接着急转而下写道:
「但对我而言,这次见面中最奇妙的事情是,我从一开始就知道他根本就是个恶棍:腐败渎职、寡廉鲜耻、为达目标不择手段。他是一个搜括的高手,通过极其恶劣的手段掠夺了大量财富。他是个虚伪、残忍、报复心强、行贿受贿之徒,中国沦落到他所悲叹的这个地步,他本人也难辞其咎。然而,当他拿起一只天青色小花瓶时,他的手指微曲,带着一种迷人的温情,忧郁的目光仿佛在轻轻地抚摸,他的双唇微微张开,似乎发出一声充满欲望的叹息。」
一步步透露信息,又转而写别的话题,两边摇摆着,等读者已经被吸引着走近某道门,再暴力地把人推到门外。
《在中国屏风上》
「当我遇到他时,我试图去辨识那丰富的阅历是如何影响他这个人的;可惜的是,他虽然是个快乐、友好的人,有着一肚子的奇闻轶事,也乐于叙说他的所见所闻,但是我却无法发现哪一段冒险经历曾深深打动过他。引导他做出那些古怪事情的冲动源于他与生俱来的古怪习性。他厌倦了文明世界,产生了一种远离陈规旧习的激情。生活中离奇的事物吸引着他,他有一颗不知足的好奇心。但我觉得他的经历仅仅是肉体的,没有转化成心灵的体验。这也许是为什么你会觉得他根本就是个平庸的人。他平淡无奇的外貌,恰恰是他平淡无奇的灵魂的最真实的说明,在那道空荡荡的宫墙后面,仍然空空荡荡。
那就是为什么他有如此丰富的素材,写出的文章却索然寡味,因为在写作中,更重要的不是丰富的材料,而是丰富的个性。」
#笔谈
《漂泊者》这篇记两点,一是硬性知识或素材与写作的关系,二是文章本身就是素材。
一还可以补充帕乌斯提过的一点:需要一条完整脉络串联起作者已掌握的素材,在作品内部组建一个彼此联通的网络,类似于搭建一个基于情节的知识体系。
二是这里为之作传的人的经历可资参考,从伦敦警厅书记到随船至南美游历,经南太平洋又抵达厦门,徒步中国各省。可惜没写他的经验,想听更多细节。
《在中国屏风上》
「它原先是城里的一座小寺院,被她买下来改造成住宅。它本来是三百年前善男信女们为一位高僧建造,他以无比的虔诚和苦行在这里度过了他的风烛残年。渐渐地,人们由于怀念他的美德,对他的信仰变成了一种崇拜。但随着时光流逝,庙宇也逐渐破落,最后,仅剩的两三个和尚也不得不离开了。它历经风吹雨打,绿色的琉璃瓦上早已长满野草。雕梁画栋上的朱红底色和描金的飞龙都已褪色,但仍不失其优美。但她不喜欢阴暗的屋顶,便用一块帆布挡上,糊了一层纸。为了通风采光,她在一面墙上开了两扇大窗。她正好有两块蓝色窗帘,尺寸也恰巧合适。蓝色是她最喜欢的颜色,因为她有着湛蓝的双眼。她觉得粗壮的深红色圆柱有些压抑,便在上面糊了一层纸。她也正好有足够的纸来糊四面的墙。纸非常漂亮,一点不像中国产的。虽是从当地一家铺子里买来,却很像是桑德森公司的货。用这种漂亮的粉红色条纹纸一装饰,房子给人的感觉就立马欢快多了。房间后壁有一个凹处,原先供着一尊入定的佛像,前面摆着一张很大的上漆香案,历代的香客曾在这里焚香拜佛,保佑今生的吉祥如意,乞求解脱尘世的烦恼。而对她来说,这里放一只美国产的壁炉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每当我以为他在嘲讽,又觉得他没嘲讽的动机,可假若不是,嘲讽效果只会有增无减。
电影《电话谋杀案》
#观影会盲盒
想了十秒钟怎样记录不至剧透,失败了。
电影开始时我正解绳结,再抬头看到妻子跟侦探小说家说失窃的信,应该没错过什么。此后是丈夫跟学长的聊天,从这里起视点转移,观众已获悉犯案计划,期待犯案实施顺利与否。
手表误时,电话被占用,陡生延宕与反转,事发后在短时间内修改物证并编另一套自洽的证词,这些都很精彩。庭审时一镜到底的居中构图,视点从此回到开篇两人身上,探长和侦探小说家全面介入,该期待破获案件了。为什么是从庭审转移,因为此前虽然小说家积极推理,拍摄重心仍聚焦在丈夫身上。
之后验证环节探长向另外两人即时播报「他停下了,他又走了,他看着钥匙在思索,他回来了」,以此反复撩拨观众的情绪。
丈夫和学长聊天那段很有意思,丈夫获得指纹后缓慢揭露约见的目的,并有条不紊地擦去学长其他接触之物上可能残留的指纹。
还拍了老式电话按键推动的分镜,妻子举起电话将放未放的动作,气氛逐级紧张。
庭审的镜头很古典,聚焦被告百口莫辩濒临崩溃,也是凯莉·格蕾丝的脸撑得起来,还很节省拍摄成本。
虽然此前看过一些作品,但很少在意其所属派别,看这部才去查了推理小说流派,这么看个人还是偏向本格派。
#进度记录 大体完成,查漏补缺(蔫
因着几小时前网页版登不上时隔多年又下载了毛象的APP,刚看了一下版面。
Mastodon
长文本不能自动折叠;甚至手动折叠的嘟文会以展开的长度显示;图片不会折成16×9
Tusky
页面和网页版相近;可以定时嘟文;会显示转评星数量(但似乎不显示外站的数据);长文本有自动折叠,但折叠下限比网页版高,即同一条嘟文网页版折了但tusky没折;图片不会折成16×9
没下载嘟嘟,因为先前似乎风闻过这个软件有风险。
但看这两个也够了,因为,看着自己那么长一段文字霸屏真的,很难受……我最初玩毛象出于耻感发什么都会手动折叠,但后来想克服这种感觉放开了很多。如今看来有必要收敛,公轴先不说,我知道有列表是用APP刷TL的,未免太扰民了(抱歉)。
最后推荐大家都试试网页版。
「关于雾霾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很多园艺书籍都记录了更多信息。这是因为伦敦的空气污染太过严重,很多物种根本无法在这里生长。每当空气潮湿或是下雨的时候,空气中的水就会与污染物结合,产生一系列有毒化合物,比如硫酸。其他污染物则会混合在雨水中,落在植物、土壤和人的身上。只有少数顽强的物种才能生存下来。伦敦园艺师的任务就是找出这些能存活下来的物种。悬铃木和杜鹃花在伦敦的植被中占据主导地位——它们是半不育现象(Semi-sterility)的产物。郊外的情况会好一点儿,可以看见盛放的玫瑰。在那里,酸雨能帮助消灭真菌性病害,后者无论在何处,都将影响植被生长。」
19世纪二球悬铃木作为园林绿化植物在伦敦开始流行,因此在英语中被称为“伦敦悬铃木”(London plane tree),也称英国梧桐。此后引种到法国和欧洲大陆其他地区,成为包括纽约、巴黎、上海等城市林荫道的主要树种之一。
——所以那个时候走在街上看到的景观十分单调——但有总比没有好,老娘写的情节没问题
电影《耶稣基督万世巨星》
#观影会盲盒
其实是摇滚音乐剧,基本按时间线拍了一众圣经名场面,没读过原文不过典故习见很好对应,虽然裹了一层现代娱乐的包装,大致将现代偶像崇拜与宗教信仰对标,改编力度还比较弱。此外除了耶稣、抹大拉的马利亚和犹大一出场就能猜到外,门徒的辨识度比较低,大家都穿现代装也没什么标志,不说这是圣彼得真认不出来。比较好笑的是希律王头顶大字出场不怕观众看不出。
最紧要是音乐好听,我拉了一下专辑,比较喜欢The last supper、Gethsemane。The temple这首对应的场景上半是美国夜总会下半是贫穷与疾病,两款都恰如其分地对应信徒的「需求」,再拉进西蒙的武装就齐活了。
其次是有些场景拍摄效果不错,比如最后的扛十字架和钉十字架。
耶稣和犹大的演员眼神戏很够,很有戏(贫瘠的语言。
有个地方不大理解,片头闪过几次苏联画风的海报(没认错的话),但没看出来想指涉什么……
本号是用来关注友邻的魂器,主号在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