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弱者的武器》
https://neodb.social/book/0dEM8dBsUjPu17908JrR0L
少见的乐观和积极的,且反结构主义的社会学分析。布迪厄的色彩时隐时现,主要回应了葛兰西的霸权理论。被支配者的顺从不等于被支配者对于支配意识形态的正当性认同;基于日常物质利益的、个人化的躲懒与小动作,当然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反抗——这不就是996下摸鱼摆烂的我们。
读过《我的二本学生》
https://neodb.social/book/1tOzzZeOpG6uKDddURF0kt
故事的价值远大于叙述的价值。作者对所见的记录细节详实,遗憾的是难以摆脱局限的认识空间和思维方式,对故事中展现的腐朽的传统观念。以“时代变迁”为名的符号暴力的批判意识几近于零。
读过《我的天才女友》
https://neodb.social/book/1sd0BAPWRtogSavD7rTZRG
可能因为期待值太高,没有想象中的惊艳感。但对于儿童和青春期女性的细微情感与心理刻画得着实入木三分。莱诺一直视莉拉为天才,直到结尾,莉拉在结婚前对莱诺说,“你是我的天才朋友”——才让人恍然,两位女孩对对方的看法原来如此一致。印象最深的情节是女孩们小时候,莉拉带着莱诺逃学看海,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但由于一场大雨并未如愿(提出计划的莉拉反悔了)——这一场仿佛预言般的冒险。
看过《薄荷糖》
https://neodb.social/movie/1aTw2GDe4Au8kok8977DTR
很震撼。关于亚洲个体命运的丰富性与悲剧性。过于复杂又过于难以言喻。“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也许这美好只是一瞬,但毁灭却是一生。
读过《布迪厄:关键概念(原书第2版)》
https://neodb.social/book/2yliQd2vj9SryWxxVeSTgs
在生平-理论-方法论的框架内,将布迪厄最主要的概念场域、习性(惯习)、资本作出阐释,编写时努力让各篇章连贯形成整体。适合入门。值得一提是在介绍和论述中,编者继承了布迪厄鲜明的左翼立场,“当心语词,它是一种隐秘的机制,是围绕着被历史化的思想所进行的一种整体性的世界观建构;如同语言的特洛伊木马”。
语词通过灌输一种思维方式进而催生一种符号暴力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