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璐回忆录》摘抄:
我可以肯定地说,女人在周恩来的政治生活中起过很大的作用。
根据现有的资料,张若名是周恩来身边的第一个女人。”张若名(1902-1958)是中国第一位留学法国而取得博士学位的女学生”,是二十世纪”二〇年代改造中国的理想主义者”。
邓颖超比若名小二岁,恩来叫她”小超”。1920年1月,周恩来、张若名同时被捕,9月获释,11月他们就双双到法国勤工俭学去了。周恩来到法国以后,若名在身边,又与小超常通信,周旋于两女之间,初露了周恩来圆滑的政治才华。
周恩来、张若名、邓颖超三角恋爱的关系,张若名当初是胜利者,最后却以投河自尽而告终。邓颖超当初处于下风,因为她一直留在国内、创造了自己的政治地位。
当周恩来和张若名在巴黎热恋时,这时中国国内正酝酿国共合作,邓颖超是一个公开活跃的女共产党员。孙中山先生逝世后,苏联顾问鲍罗廷等于是国民党的”太上皇”,邓颖超与鲍罗廷夫妇非常亲近,也因此与国民党的上层人物普遍熟悉。
当周恩来回国后,1924年底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邓颖超是个幕后对鲍罗廷有影响力的女人,周恩来认识到”小超”的威力,1925年周恩来终于放弃独身主义,与邓颖超正式结婚。此后,周恩来在国民党内一路升官,甚至一度非常赢得蒋介石的信任,都与邓颖超的幕后铺路有关。在国民党第二届中央委员会中,邓颖超当选候补中委,排名在何应钦等国民党元老之前,当时的周恩来是榜上无名的。
1955年4月,万隆会议后,周恩来回国,经昆明时与张若名秘密会见,当时张若名是大学教授。1958年反右期间,张若名在昆明投河自杀。邓颖超为张若名料理后事,并且掩瞒真相。不久,张若名的儿子也自杀了。
周恩来在1920年去欧洲勤工俭学以前,是信仰道教的。周恩来当时写过一些宣传道家的文章。中国所谓道家,尊老子为始祖,留有”道德经”,后人有不同解释,其要点,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行为上主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在伦理上主张”去知弃己”、”情欲寡浅”、”绝仁弃义”。道家在情欲问题上是绝对自私,不受男女私情的束缚,换言之也就是无所谓情的。
1918年2月7日,周恩来在日记中写道,夫妻不一定有恋爱,恋爱也不一定要做夫妻。当时他20岁,他要做一个独身主义者。周恩来政治上是个弄潮儿,在男女关系上也是个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