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去游泳,脚不点地地游了20分钟自由泳。
其实一段时间之前我就知道自己可以做到较长距离,但还是一程自由泳一程蛙泳这样接力。
今天游到75米以上我意识到,之前一直觉得没法连续自由泳,是因为心率太快了。动作快,全身消耗氧气的肌肉调动得多,每一口换气补上的气都仅够消耗,还有接不上的意思,心率就不得不迅速加快提高供氧效率。我每到池边就本能地切换蛙泳或仰泳,是因为这样心率可以迅速降下来,体感就是不觉得气紧了。其实游到池边并不是肌肉疲劳。
意识到这一点,我可以继续自由泳,一样能把心率降下来。重点就是:大腿放松,松到基本不动弹,就随上肢的划动漂着,只在一个stroke结束时做最小程度的kick,效仿鱼尾巴调节姿态的功能。
大腿是人体肌肉最多最密集的部位,在都发力的时候,两条大腿就最“重”。其它部分,胸腔不必说,它有足够空间保持浮力。腹腔虽然没有肺那样能装大量空气的器官,但是它的相关肌肉也不多,就是腹肌收紧调节身体实现水平姿态也不会让人体下沉。所以对于游泳者来说,大腿的发挥就是耐力的最大发掘点。
初学的时候觉得学游泳难,是因为人的本能就是做任何运动都会大腿发力。大腿过度用力就会看到人往下沉。所以不管是哪里的教练,教自由泳或仰泳打水的时候都会强调,不要从膝盖以下发力踢水,要从胯骨开始发力,胫骨、小腿、踝关节及脚掌,只是顺着胯骨连锁动作而已。如果从膝盖以下发力,大腿必然也是发力的。从胯骨发力,股骨胫骨其实只是九节鞭上的两节,跟着动而已,并不需要肌肉紧张。所以如果有教练说要用大腿发力不是小腿,其实ta说的是从胯骨发力。
说从胯骨发力,最好的类比其实是“像骑自行车”,轮到这一侧发力的时候,一蹬/一摆腿完事,肌肉用一下立刻又恢复放松,两侧交替发力,即90%的时间里,大腿都处在放松状态。在发力的10%时间里,左右侧各分5%。
我记得上次看effortless swim的视频里教练就说过,游泳游泳,前进和速度主要看上肢出力,大腿就起个鱼尾巴或者海豚尾巴的作用。他们主做triathlon运动的训练,所以多的是跑得快、骑车也快就游泳觉得费力且慢的学员。
大腿放松下来,可以感觉心率很快就从180降到100左右。氧气够用,身体就没有气紧的感觉了。
把大腿放松下来说着容易,但一个常见的困惑是:这样腿不是沉下来了?拖着两条腿游泳不是越游越慢?
其实不是,觉得人松下来就越来越游不动,是身体姿态的变化导致的。身体紧张的时候人体更接近直线,所以遇到的水里阻力也会较小。如果松下来身体在水里就呈M型(头高臀高,手低脚低)或者倒V型(只有臀部高),这样阻力无疑会很大。
所以很多训练都说要保持身体的流线型,什么叫流线型,就是从指尖手腕到胸腰臀再到脚尖,都处在一条相对水平的线上。这个要求的一是手臂的划水效率要高,一次pull带动的水足以形成水流,让整个身体顺着水流的反作用力前进,另一个就是减少腹部的线条,收紧上腹部的肌肉,整个身体形态就能在水里更平直。
很多人以为学游泳是要学会战胜重力不让自己沉下去,其实游泳要打交道的更主要的是浮力。水体足够大,人体那点重力在浮力面前根本不算什么。任何人放松肌肉都能浮起来。君不见杀人抛尸都得绑块石头,悉因人死了就不会再收紧肌肉了。
感受得到浮力,接下来就会感觉到浮力对游泳每个动作造成的阻力。越勤奋的人越容易在这个地方吃亏,因为勤奋的人不惜力,务必要把力气用足,全身肌肉铆足了使劲,下沉。
越会偷奸耍滑、用最小的力换取每一米的前进的人,最能迅速得到其中三味。游泳会调动到各个部位的肌肉,但是不到用它们的那一刻,这些肌肉都该放松。
然后你就能感觉到那种自己在一块巨大的蓝色果冻里滑行的快乐了。
听灵异故事投稿,投稿人小时候逃学,追一个猴进了山洞,在山洞里遇到了一个慈祥的妇女,给他吃的送他回学校了,就是那种很典型的桃花源故事。
但有两个感觉很真实的细节:
那个猴在妇女身边的时候,看起来就是跟投稿人差不多年纪的男孩,很爱吃盐,就把投稿人住校带着蘸馒头吃的盐吃光了,所以投稿人出来之后,时不时会带点盐放在山里。
然后就是后来投稿人因为从小不爱学习很早就打工了,攒钱做了点生意,也不怎么回老家了,后来参加亲戚葬礼才回来一次,是开着车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个疯疯的流浪汉,他下车查看,对方就抱住他的腿说妈妈死了,妈妈死了,他们在妈妈头上钉钉子!他弄了点吃的给他把他打发走了,结果回家越想越不对,觉得这个人就是小时候遇到的猴子,于是第二天又去了小时候迷路的那座山想看看怎么回事……这里投稿人的心态就非常真实的那种国男心态,他会觉得是那种间谍为了破坏我国龙脉打了岩钉就像电影里那样,然后又觉得自己现在也有钱了买车了牛逼了可以帮这个曾经帮过自己的妇女(精怪也好山神也好),把钉子拔出来。
结果第二天他到地方一看,那座山上竖起来许多风力发电机,巨大地矗立在那里,雪白的扇叶在空中转动……
他无能为力地站在山下默默地看着,觉得自己特别渺小。
我对这样的世界做出判断,并对这样的世界里面的我做出判断,所以有了种种观点和信念,它几乎是坚定的但绝非因为我个人的坚信,而是因为我已经清晰知道,仅有这样的世界存在。所以我也清晰知道,如果有截然不同的世界存在,之前世界里的我的信念将被喜出望外地抛弃,换上完整的新面貌。
刷到首页聊嫉妒情绪,虽然会用这个词但在记忆里我近20年好像都没有过真正的嫉妒……个人理解里的真嫉妒约等于“你有什么行的这本该是我的”。我有点像那种单细胞生物,看到别人有我想要的东西我只会:握草!牛逼!握草!我也想要!我想要我想要我想要我想要得快发疯了!
最难受的部分也就是太想要却得不到。但上述心态无论再怎么疯狂都跟我理解的真正嫉妒不是一回事,因为我根本不认为对方有的那个东西跟我想要的东西是同一个且我们互相影响,举例来说的话,对方有一个苹果跟我能不能得到苹果毫无关系,我想要的并不是the苹果,而是a苹果,对方有的是苹果A,而我仅仅是想要一样好吃的苹果B,所以我根本不必花费力气向对方付出任何感情,我只会对那个苹果付出感情…这个关系里面,对方仅仅是向我展示苹果的工具人,我再次确信了好喜欢好想要苹果,甚至不会仔细看对方。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目前确实只有一个苹果,而且我俩争抢的就是那一个苹果,逻辑就回到了是否认可“本该是我的”,这里有两种分支:或者我俩的差别显而易见以至于苹果若真给了我那才见鬼,这种情况下不可能产生嫉妒因为我也认可分配结果,没有”本该“。又或者我俩势均力敌各有长短和机缘,最终阴差阳错混沌系统下苹果到了对方手里,这种情况下我可能会遗憾后悔失望羡慕,但仍然不觉得有”本该“,因为我会把一切这边错了但对方竟然对了的都算成”你有什么行的“这块,换而言之,混沌系统里的对尤其恐怖,因为不可预测不可控制。当然,我应该会不断反刍当时怎样怎样会不会好点,但同理,这个反刍里没有对面那个人的存在,只有我跟我的旅途。
苍鹭 邀请您参加疯狂星期四观影会!
地点:B站一起看(需要B站大会员账号
会议主题:完美音调2 Pitch Perfect 2 (2015)
类型: 喜剧 / 音乐
片长: 115 分钟
时间:今天晚上七点半!(现在!
点击链接加入:https://m.bilibili.com/bangumi/theatre/invite?roomid=176769061&invitemid=514270&seasonid=42735&epid=740368&room_mode=0&token=0a5469df60edfdc0dfe1cfc7469f1d1a
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总有些真笑,也有真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