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思考
#Ari的自我复健 记录
今天看反社会人格倾向采访,其实有创伤经验的人或多或少不得不持续精神分析来学习感情,但既麻烦又冒犯人…最近我有改善一些。克制我无时不刻做精神分析的理论,其实是课题分离——或者说是主客观分离。这是这学期中在谈话和学习中获得的概念。^ ^
分离所看到的事实状态和对此可能性的猜测,降低了我因为过度分析产生的恐惧。然后逐渐意识到两点。
其一、自己所习惯的精神分析也不过是一种语言体系,相比情感叙述更偏向于逻辑叙述。于我而言,它的主要用途是辅助我和家里人/友人实现沟通,同时间接增强了我的逻辑思考能力。在此之前,我明明有过喜欢情感叙述的阶段——有一点童话逻辑,不强调物质状态,偏向个人情感的表达,举例而言:你看起来像一阵风一样舒服、它欺负你的话我偷偷给它竖中指——我相信明天会变好的,因为我从星星中看到了预兆。
我喜欢说这种模凌两可的话。转换语言体系的理由只是和外界保持沟通。
其二、预判事实就足够让我生存下去,并不一定是要完全理解对方才行。进行精神分析的前提是,我提出了存在的可能性。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逻辑,即便拥有敏锐的直觉,分析出大相径庭的现实也是有可能的。比较可靠的方式是,了解对方的思考逻辑,并且借助之前的对话线索以及现实发生的事情来推断,这样才具有比较高的现实性。预判将会发生什么,但不去预判他人的心理状态——这一点让我的感官过载好了不少。
实际上,减少对心理的预判会比较安全,因为心灵的存在无法稳固,将个人状态维系在这之上也会让人很不安。课题分离,各取所需是相对比较好的策略。我之前不太分得清“内心”和“外在”中的修饰,所以如果一个人有策略地表里不一,我非常头大,会强烈地感到不安。
而且,一个比较宏观的剖析视角是可能会伤人的,因为没有人想要作为一个历史切片而活,即便怀抱对虚无主义的确信也一样。感官上仍旧会想要相信存在。这种情况下,外在推断是一个比较安定的表达形式。
不过对于亲近的人,我可能还是倾向比较肆无忌惮地表达……之前和人说话的时候,我自以为婉转地表达了“感觉我们其实都无法真正地理解自己的内在需求,所以才会发脾气”,却被一旁的人认为说得太伤人,应该说“你看xx都这么做,你也应该这样做”。可是,我一直都强烈地在意“独特性”,所以后者才会让我感觉到十分冒犯。比较在意隐私保护,又比较倾向经验学习的人会比较喜欢后者吗?我也在慢慢思考这点。可能自己的暴露性还是太强了……这就是人与人之间不同表达的对抗吧,也要找到正确的方法达到理解。
不过,很多时候人会被外在经验的模仿所蒙蔽,所以究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我可能还是会斟酌一番,说出我想说的话来。
社交思考
我觉得吧……把所以可能性都列出来的大部分理由是我比较笨蛋,对社交经验也记不住,需要把思考外化才可以(笑)偶尔也让脑子存储点东西吧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