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worldboard
@theNetherlands
求求大家走过路过来帮破产蘑法师填一下毕业论文的调查问卷了
一个经济学研究问卷,需要做一些选择题(答案没有对错),详细信息打开问卷就能看到,如果不想填写可以随时退出,参与者的唯一条件是18岁以上。不会花很长时间!最多15min以内(实际上看大家大多在10min之内就完成了),找了很多问卷平台想确保填写者信息不被过度收集,最后选了MS Form。
我的问卷在学校贴了两周麻烦了所有线下认识的同学/同事帮忙分发最后到今天只收到了14个回复 目标是70个
只能回来拜托毛象和各位象友了,不想延毕啊啊啊啊!!请大家愿意填一下的填一下,不想填的随手点一下转发!我谢谢大家了!!!!
@Orca 友友请问可以分享到其他地方吗?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可能其实并不存在,整个误解来自仇女主义和性别歧视
https://hachyderm.io/@mekkaokereke/111593613612470544
看到这篇帖子后,去查了一下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维基百科,特别着重看了一下历史相关的内容,才明白当时会认为“这是人质对绑匪产生了感情”,其实根源也是性别歧视和仇女主义。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ockholm_syndrome
其时,人质被绑匪从Kreditbanken银行绑架走的6天内,警察策划了好几次突击,但组织得非常粗糙,而且各种操作根本不顾人质性命(包括不顾人质性命挑衅绑匪,甚至威胁把人质卷入交火中),相反绑匪反而在拼命把人质推离交火区,在这样的对比之下,绑匪都显得比警察理智多了。人质在发现警察对自己的生命安全威胁比绑匪严重多了后,被迫自行与绑匪交涉,并反过来帮助绑匪对付警察。
重获自由后,人质对媒体讲述了发生的事,并为绑匪筹款聘用辩护律师。因为警察的犯罪心理学专家认为“警察做的肯定是正确的”,所以人质会“为绑匪辩护”(注意此处讲述发生的事情在某些人的脑子里被自动替换为了“为绑匪辩护”)肯定是因为“女人(所以说是仇女)在被绑架的几天内因为某种原因爱上了绑匪”。
。。。
。。。
乍看起来挺惊人的但是解释开了后感觉都说得通。无论是警察暴力执法(包括为了杀绑匪先杀人质)还是警方的犯罪学专家仇女都是🙄
还有,中文的维基百科词条完全没有这部分内容🙄🙄🙄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厌女 #性别歧视 #警察暴力
@[email protected] @board what⁉️⁉️⁉️
@trueromantic it's《色戒》
@illnessillusion 为什么评论也和微博一样(凌乱)
@mymirror 能看到一起的朋友!
@onmyCaravan 啃了吗
@[email protected] 香油真的好品味,我現在在這裡欲罷不能,滿腦子都是《如何掉眼淚》,推文還是算了!怕了你了!
@[email protected] @board 发出哀嚎!我今天一天什么事都没干就看这个了!关键是还没有写完,搜了一下说作者坑品不好,新更新的也是之前更过的啊啊啊啊啊啊啊香油你害我!
@onmyCaravan 友友,高敏感是你的一种特质,不需要纠正,只需要接受它,你不喜欢人声在外面听到人声很讨厌,是别人打扰到了你,不是你的错,我一般会选择戴耳机,即使不听歌也能挡一部分噪音,而看视频把声音关了,关了就关了呀!你不会打扰到任何人,真正的不会打扰到哦,这不是很有素质!
@onmyCaravan 这个是高敏感!与其说是发育不全不如说是过度发育
左派:毫无武德的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