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还有一个句式就是,比如我有时候说话不会看着人的脸(比如正在思考东西需要边思考边说话,或者对方在开车根本不应该跟我对视),我妈会说:你想想要是别人这么对你,你会怎么想?
我的答案就是:我完全接受别人对我这么做
所以通过这种句式来试图纠正我的行为是没用的,因为我对别人做出的,也接受别人对我做,比如QQ微信信息我有时候不想回或者忘记回,放置好几天但也完全接受别人放置我,根本不会生气。这种时候试图让我感觉“原来别人对我就不行”来唤起“所以我不能对别人这样”的策略,第一步就完全错了……
当然这个模式是不对的啦,不能因为自己能接受就去对别人,因为己所欲也勿施于人嘛……我妈还不如直接说,你这么对待别人的话别人容易感到如何如何,所以你可以看看是否要修改。(如果修改的内容不会让我很难受,我一般会本着双方舒适度总和最大的原则修改一下……
@[email protected] 完全是我
@kuriko41 笑到了………!!
@illnessillusion 说到这个倒是很早以前就发现以己度人完全不行……经常有我介意的和别人介意的重点完全不一样……每认识一个人就要开始观察做新题,自己的感受经验根本无法套用呢……
@dakki 是的,就是虽然确实存在共识这种事但如果一上来就默认某些事是共识可能就会被坑,还是要重新确认异同之处才行…(看各种吵架贴能看到各种离谱的你的理解我的理解原来不一样)
还有一点我觉得也许是说明控制局面的安全感需求,比如在说话不看别人的时候,我隐含的目的就是切断别人看我的可能性,从而令对方做事的时候专心(我很讨厌对方开着车还在说话的时候看别人这种不考虑实际情况的礼貌,但是又没办法语言上制止),保证我和对方的安全。所以类似这个例子,有时候被指责“你这么对别人”的那种状态是我考虑了重要因素之后希望达到的“正确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