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游戏!
我确实想看一个曾经是天真小孩而且无论多痛苦竟然都决定继续同时做孩子的人……
所以跟锤和火箭都很好磕
游戏做得非常合我心意,大量的队友插科打诨文字,以及大量细节……
十三岁生日的蛋糕是吃豆人……
“我想要的一切,现在都已经有了。”
妈妈,朋友,家,很棒的电影和乐队……
回顾复联3又把我看生气了,星爵那些戏份就是商业大作献祭非主线且有点土的搞笑角色(虽然是盟友)的常见操作。虽然星爵性格的确可能做出那样的事情,但只要思考一秒就知道编剧想的并不是他的性格,而是权衡利弊以后把这个挨骂但推动剧情的活儿给谁干
甚至复联所有角色都是那种成年人的时髦度(考虑到商业范式里的热门普遍较为保守所以即使看起来非常套路也是稳站某个时髦大类的),而银护片场整体过于安全和80年代青少年,时髦不太谈得上,每个角色都带着诡异的单纯(包括所有反派),但凡进入其他超英片场都有变成傻瓜的风险…好吧虽然也不能说不是但在银河冒险里当傻瓜完全跟来到大城市当傻瓜不一样!复联这种系列纳入银护肯定是用来在欢乐上加码的,但拿来这么用就很过分,把它们放回它们的小火车城堡里去!!
以及我看到任何拉星爵和火箭他们去“comfort别的作品里饱受创伤的可怜角色”的同人作品都觉得有一丝恶心,是啊,星爵是个很好用的大号傻笑抱抱熊,对吧?